分析步骤
## 第一步:理解业务场景(与业务方讨论)
找业务优化点,第一步当然是回到业务本身。从教育业务本身来看:所有用户一锅炖的来开直播,就不是个很合适的行为。因为不同用户的需求完全不一样:
1. 新注册用户:对教育机构和课程都不熟悉,需要建立信任;
2. 已付费一次用户:如果人家刚上2节,就催着买新课,肯定没人买单;
3. 已付费n次用户:用户已经有了学习成绩&学习进度,再推也是推进阶课程。
总之,不同的人,在教育上需求天生有差异。
很多同学看到这里,本能地会提出:分人群开展直播,效果就好啦!
这样也会被喷哦,因为理解业务场景,仅仅是个开始。
## 第二步:分析业务痛点(换位思考)
在提建议的时候,要避免提:“指标低了,要搞高”、“混播不好,建议分开”这一类听着合理,实则无脑的建议。
为啥?因为人不是傻子。看到指标低了,肯定会想着搞高,有精力做分散场次,肯定会想着分开做。违反常识的做法,背后一般都有隐情。要进一步梳理,先找到业务痛点再说。
> 从表面上看,目前的问题是:直播带来的转化效果不明显。
>
>再深层次看,可能的问题是:直播一锅炖,缺少分类指引。
>
>再深层地看,为啥会一锅炖,背后隐情,很可能是:XXXXXXX
总之,所谓拆分,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好,实操纠结点很多。
但是,这些具体的纠结点,对数据分析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。**分析的问题越具体,越容易得结论,分析的问题越模糊,才越难出结论**。有了具体痛点,可以看:如何用数据解决问题。
## 第三步:归纳分析逻辑(思维导图)
业务痛点可能是很分散的,用数据进行解决,需要的是分析逻辑。一个最简单的构建逻辑的方法是:<font color=red>**从大到小,从粗到细**</font>,先排除明显可见的问题,再追细节。
<font color=red>**++抓重点抓重点抓重点。++**</font>
根据二八法则,我们最主要的是抓住20%的用户,这20%的用户提升了一点点,整体会提高很多。
## 第四步:进行数据准备(构思数据框架、做基础数据表)
写SQL取数
此外,为了描述业务状况,经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标签,很有可能这些标签并未事先准备好。因此需要做准备。
>**注意**:很有可能业务方要分析结论要得很急,之前的基础建设非常地差,根本没有时间一一打标签。此时就要提醒业务方:不打标签的情况下,无法对问题深入分析。建议至少把一些特别重要的先打上,不然总是临时抱佛脚,就总进步不了。
## 第五步:输出分析结论(做精致报告)
有了以上所有准备,最后一步就是数据填充,根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而且这样分析,能按图索骥的找到问题最明显的点,从而提出非常细致的优化建议(如下图,注意,由于篇幅限制,下图没有完整展示全部推演逻辑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补全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