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源设计

**电源电路设计和布局,是整个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,电源设计好坏影响整个产品的性能。请仔细阅读电源设计要求,遵循正确的电源设计原则,确保达到最优的电路性能。** ![](https://cos.easydoc.net/68658482/files/jyxs98cm.png) ## 1.VBAT 供电电源设计包含两个部分:电路设计、PCB 布局。 ### 1.1电路设计 AM20E模块电源供电采用 3.1V-4.3V 电源输入,典型值为 3.6,电池供电。电路设计方式如图 所示。 ![](https://cos.easydoc.net/68658482/files/jyxsdrv8.png) 模块供电最大输入电压 4.3V,典型值为 3.6V; TVS1 保护电压不能高于模块最高承受电压,需要靠近电源输入接口放置,确保电源浪涌电压进入到后端电路前即被钳位,保护后端器件及模块; C1 可选择大容量的铝电解电容(470μF 或 1000μF)或者钽电解电容(220μF 或 100μF),可以提高电源的瞬间大电流续流能力,耐压值大于电源电压的 1.5 倍; 靠近模块位置放置低 ESR 的旁路电容,滤除电源中高频干扰; 若需要控制电源供电,推荐如下电路设计 ![](https://cos.easydoc.net/68658482/files/jyxsf1rl.png) Q1 选择增强型 P-MOSFET,要选择耐压高,漏极电流更高,直流电阻低的器件; Q2 选择普通 NPN 三极管,或者 NPN 数字三极管。请注意 R1/R2 参数取值,尤其考虑到低温下三极管基极导通电压会上升,确保设计上裕量充足。 TVS2 需要靠近电源输入接口放置,确保电源浪涌电压进入到后端电路前即被钳位,保护后端器件及模块; C3 应靠近模块放置,可选择大容量的铝电解电容(470μF 或 1000μF)或者钽电解电容(220μF或 100μF),可以提高电源的瞬间大电流续流能力,耐压值大于电源电压的 1.5 倍; 靠近模块位置放置低 ESR 的旁路电容,滤除电源中高频干扰; ### 1.2 PCB 布局 供电电源在输出端必须放置 ESR 电容器,抑制尖峰电流。电源输入端的放置 TVS 管,抑制电压尖峰,保护后端器件。电路设计固然重要,但是器件布局和走线也同样重要。下面概括电源设计中的几个要点: TVS 可吸收瞬时大功率脉冲,能承受瞬时脉冲电流峰值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安培,钳位响应时间极短。TVS 应尽量靠近接口处放置,确保浪涌电压可以在脉冲耦合到邻近 PCB 导线之前即被钳位; 旁路电容需要靠近模块电源引脚放置,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信号; 模块主电源回路,PCB 走线宽度要确保能安全通过 1A 电流,且不能有明显的回路压降。要求 PCB走线宽度至少为 1mm,保证电源部分的 地平面尽量完整。尽量使电源走线短而粗; 噪声敏感电路应该远离电源电路,如音频电路/射频电路等等,尤其是使用 DC-DC 电源更应该特别注意;芯片 GND 引脚和底部焊盘要保证接地,确保散热良好及隔离噪声。 注意: 禁止使用二极管降压的方式来给模块供电,由此而导致的性能或者产品质量问题,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Vf 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剧烈变化,模块在通信过程中,若有瞬间大电流,电源电压变化很大;同时,二极管的 Vf 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,低温时 Vf 会显著增大。基于上述两个原因,二极管降压的方式供电,将致使模块工作不稳定 ## 2 VDDIO_2P8 AM20E模块提供 1 路 VDDIO_2P8 输出,可提供 2.8V 电压,最大输出电流为 50mA。VDDIO_2P8 无需控制,模块唤醒与工作状态下自动打开。建议 VDDIO_2P8 仅用于接口电平转换,不作其它用途,使用时必须增加 ESD 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