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IM技术简介
# eSIM技术简介
GSMA制定了两套eSIM标准,一套面向M2M市场,一套面向公众消费市场。在M2M领域,eSIM封装一般采用不可插拔形态,而在消费电子领域,eSIM封装既可以采用不可插拔形态, 也可以采用可插拔形态。
eSIM发行后,为了实现对卡片上的文件和参数集进行配置管理,需要设计一套eSIM卡远程配置(Remote SIM Provisioning,RSP)管理系统,在安全的机制下实现对运营商的profile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。
分为M2M和消费类设备两类,设备类型的差异是二者业务需求产生区别的最根本的原因。M2M领域的设备主要包括公用仪表、监控摄像头和车载设备等,M2M设备根据需要可能放置于偏远或高温高湿等较恶劣的环境中,有的M2M设备没有人机交互界面和操作等,其服务对象大多是行业用户和承销商。而消费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手机、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,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具有可移动性和丰富的人机交互指令,业务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本身。
由于消费电子设备的服务对象是人,其业务都是通过用户在设备上发起的,因此在设备上需要设置LPA模块处理设备与用户的交互指令,同时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在LPA上实现接收分发个人数据的功能提高下载成功率。而M2M的业务基本由行业用户在平台侧发起,行业用户与设备交互少,实时性要求较低,因此设备不需要设置特别的功能模块,对远程管理的参与度也较低。
M2M设备的服务对象通常是行业用户,行业用户会选择直接与运营商合作为批量M2M设备提供通信服务。由于M2M设备所处的环境限制且M2M业务通常由平台侧发起,M2M eUICC中必须包含预置号码使得平台能够与eUICC建立初始连接。而消费电子设备比较灵活,可以通过Wifi、蓝牙等方式建立通信连接,因此不是必须包含预置号码,而是在架构中增加了SM-DS网元,设备的LPA模块实现SM-DS的寻址功能,从而通过SM-DS实现与远程管理平台的初始连接。